女性年龄过了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古时称“不月”,青春前期、哺乳期、绝经以后的月经停闭,初潮后1-2年内的短期停经,均属于生理现象,不做病论。本病与西医学的闭经概念基本相同。
病因病机: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虚实两类。虚者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经隧阻隔,经血不得下行。分为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和痰湿阻滞四种类型,以虚症常见。
诊断要点
1、病史:常有月经初潮较迟及月经后期病史、反复刮宫史、产后出血史、结核病史和精神创伤、环境改变、使用避孕药的病史。
2、临床表现:女子年龄16岁以上、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又中断6个月以上。可伴有体格发育不良、肥胖、多毛、不孕、溢乳或者结核病等症状。
鉴别:
1、避年:月经一年行经一次,可以正常生育。
2、暗经:终生不行月经,但能正常生育。
3、早孕:注意月经稀发者的早孕与闭经的鉴别,早孕指月经停闭不行、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辩证论治
一、肝肾亏损型
主要症候:年过16周岁尚未行经或月经周期延后,经量过少、渐至闭经。形体消瘦、面色憔悴,肌肤不荣、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玄细。
治疗原则:补益肝肾、养血通经
方药:归肾丸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菟丝子
加减:
1、若精血不足、面色苍白、肌肤不荣加何首乌、阿胶、鸡血藤益经养血。2、若疲乏无力加人参、白术补益中气。
3、若腰膝酸软、小腹凉、夜尿多加益智仁、仙茅、仙灵脾温肾助阳。
二、气血亏虚型
主要症候:月经周期延后、经血量少、色谈、质稀、终至闭经不行。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血海空虚无血可下致月经稀发、渐至闭经;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荣汤
当归、熟地黄、人参、黄芪、陈皮、茯苓、白术、远志、肉桂、五味子、甘草
加减:
1、若子宫萎缩、毛发脱落、加鹿角胶、紫河车等血肉有精之品大补血气。
2、若肠鸣形寒,腹泻便溏、去当归加炮姜、小茴香、艾叶温经通血。
3、若腹胀满加砂仁、香附理气行滞。
4、营阴暗耗、心火偏亢、治以养心阴、和血脉,方用《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卷柏、泽兰、续断、熟地黄
三、气滞血瘀型
主要症候:月经数月不行、少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紫黯、有瘀点、脉晨玄或玄涩。
治疗原则:活血通瘀、理气活血通经
方药:大黄蛰虫汤
桃仁、红花、大黄、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加减:
1、若少腹胀痛拒按加元胡、蒲黄、三棱化瘀止痛。
2、若身重无力,加人参、黄芪健脾益气。
3、若腰腹冷痛、去生地黄加小茴香、肉桂温经止痛。
4、若小腹疼痛灼热兼便秘、加败酱草、丹皮、知母、大黄清热通便。
四、痰湿阻滞型
主要症候:月经稀发、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形体肥胖、胸闷、呕恶痰多、精神疲倦、纳少便溏、带下量多、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滑。
治疗原则:豁痰除湿、活血通经
方药:丹溪治湿痰方
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滑石、香附、川芎、甘草
加减:
1、若胸满闷加瓜蒌皮、枳壳宽胸理气。
2、若疲乏无力加人参、黄芪益气健脾。
3、若面浮肢肿加益母草、泽兰、泽泻活血利水消种。
李昌海个人简介中医、中药师、农工党党员、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特邀教授,从事医疗卫生工作2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奇难杂症、对妇科、儿科、胃病、手脚冰冷、怕冷、妇女痛经等远年寒症很有效果,同时治疗糖尿病有一套,擅长调理亚健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