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它们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经八脉在《内经》中曾有分散的记载,至《难经》才集中加以讨论,并提出奇经八脉这个名称。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积肥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
开通奇经,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开通奇经八脉法,乃是传统性命双修养生功法之要程。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
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千峰老人赵避尘在《性命法诀明指》一书中首次将此功法批露于世,并对此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千峰弟子牛金宝在《养生延寿法》一书中对奇经八脉做了比较细致的论述。虽然如此,但要真正的全部了解并掌握运用此功法并非易事。
八脉之中尤任、督二脉最为重要。在整个性命双修修炼过程中作用极大,古曰: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
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每个穴位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核反应堆”,一治就治一大片。
一、内关穴,养颜养心很多女性朋友在40岁至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医院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只能笼统说是更年期综合症,或者亚健康。
实际上按照古人的说法,女人一到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身体就到了衰退的阶段,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心主神,其华在面。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内关穴所属的这条经络叫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内关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痛为宜。
二、外关穴,“聪耳神穴”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这个穴位淤阻的时候,会引起耳膜弛缓不收,塌陷的耳膜无力恢复常态。
外关穴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有一位40岁左右的病人,他一次弯腰捡东西,起得比较急,一下子腰就不能动了,稍微一动就疼痛难忍。采用针刺和推拿来治疗,在双外关穴针刺,同时让他做腰部前后左右扭转活动,十几分钟后腰痛完全消失,活动如常。外关为三焦经之络穴,它在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中间,与内关相对的地方。外关通于阳维穴,具有解表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不仅对急性腰扭伤有奇效,还对关节炎、颈椎病等有很好的效果。
三、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落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苦不堪言。落枕还是颈椎发生病变的一个前期信号,经常落枕的人,如果不及时调理预防,多半会导致颈椎病。列缺穴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独到的效果。在人体上,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
《黄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缺穴很好找,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
四、后溪穴,治疗颈椎腰椎病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五、照海穴,治疗咽痛嗓子痛点揉照海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
取穴时把两只脚心对齐,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就是穴位所在(见上图)。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3到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闭口不说话,是为了使升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
六、申脉穴,身寒者的纯阳大药“腰背屈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轻健矫捷。
配上小青龙汤服用,表里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患者体内的寒邪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又能恢复自身的阳气,是一个祛寒回阳的妙穴。
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骨正下的凹陷处。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七、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首先调胃。脾统血,主运化。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
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八、临泣穴,升发身体少阳之气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在使用这个穴时,可采用蜷腿坐的姿势,它在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足临泣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经常点按会比专业的足疗效果还好。
奇经是相对十二正经而言,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和阴维脉。奇经八脉的内容,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集于《难经·二十七难》,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并详载它们的分布路线和病候,提出:“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奇经八脉具有内不联属脏腑,外无本经输穴(任、督两脉除外)和无表里相配的特点。它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溢蓄正经脉气的作用。
凡夫身血气方刚者,正经十二脉,五脏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机,身体情况旺盛,但奇经八脉较少浸及。依经络学来说,一般均以内气布满正经十二脉,有多余之内气,始络溢入奇经八脉。而修行者内气诱发起后,宜先行督脉(此点修净土、修密者常反其道而行,易造成困扰),后连任脉再转冲脉(任脉旁左右两脉)。盖因此阶段过程,小腹胞中契机虽诱起,但真气仍不具足,故宜局限在重要经络上。
督脉之重要性在于循行时,能贯通入脑及连通心脏,此两部位系修行者须先调伏的重点。盖因内气由脑户穴入脑后,可开发出般若智慧;另内气通过心脏,行者始能进入微细息相,达有漏、无漏修道者境界,行者在似有若无之呼吸间,才有能力使内气遍满全身。
一个简单动作即可调理五脏中华武术搏击
单揉耳10分钟,五脏六腑气血通!道医
点上方绿标收听本文主播语音版
你知道吗?我们的耳朵不光负责听力,在小小的耳朵上,还分布着93个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
当身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出现疼痛敏感,其皮肤的感应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通过刺激耳朵的相应部位,就可以预防和治疗相应的疾病。
这些都来源于祖国的道医理论。道医通过耳朵类似一个倒立的婴儿,也通过局部反应整体的观点,观测到这种奇特有趣的对应关系,还发展出丰富多样的“耳式”治疗法!
揉搓耳朵养生法今天我们就提供一套有趣的揉搓耳朵养生法,只要每天坚持揉搓10分钟,绝对有利于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且简单易学,效果明显!
揉耳朵:健脑防痴呆耳垂,是耳朵的头面区,这一区域的穴位与人的头脑、面颊关系密切,经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养颜、提神健脑。
动作要领: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个指头尽量将头面区全部捏住揉动。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搓揉动作,顺时针揉50次,逆时针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掏耳窝:掏空五脏毒素耳窝是耳朵的中心区,五脏六腑对应的穴位都在耳窝里,对耳窝里的各点进行刺激能调和五脏。耳窝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
动作要领: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减掉,放进耳窝里,用力来回掏,争取让手指触及耳窝的每一处,每天掏次。
揉外缘:四肢强壮才更长寿耳廓外缘的耳穴主要应对于人的四肢。一般肢体健壮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缘比较宽大;肢体瘦小的人,耳廓外缘就相对窄小。长期揉耳廓外缘,可以使四肢强健。
动作要领: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夹住耳朵外缘,来回揉搓,每天次。
捏三角:护心养胃远离尿频耳朵上的三角区就是三角窝、对耳轮下脚和耳轮与三角窝相邻的部分,它对应于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还有交感、神门两大要穴。捏住这个区域,可以滋阴补肾,还能调整体内植物神经,调节排泄机能。
动作要领:食指和中指托住三角区的背面,拇指按在三角区上,捏紧,食指和中指不动,拇指做揉搓动作,先顺时针揉搓50次,再逆时针揉搓50次。
摩耳背:摩低血压摩通血管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动作要领:另侧手拇指塞进耳窝,食指和中指从反面托住降压沟,同侧手食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次。
搓全耳:效果翻倍身强百倍在对耳朵的各个区域进行了一遍按摩之后,还要搓一次全耳。这样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获益的部位气血更加通畅,通达全身。
动作要领:用手掌搓耳朵,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
这套动作做完后,如果觉得耳朵发烫,浑身充满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说明效果达到了,全身的气血、经络和脏腑都得到了一次锻炼和清洗。
家中摆一盆,大病小病全走光!赶紧收藏!道医
点上方绿标收听本文主播语音版
在花草界,有颜值超高、又兼具治愈能量的花草,在家里种上一两盆,一些小病小痛,在家就能找到天然良药,随手就能给全家人带来健康,何乐而不为!金银花
清热解毒第一花
金银花花香怡人,开花时芳香透达可祛邪,同时又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能起到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待金银花开花,采下留以夏天泡水喝,就能缓解感冒、嗓子疼等症状。再搭配上枸杞、菊花泡茶,则可以养肝明目。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随时含漱。可缓解咽喉炎、口腔溃疡症状。
温馨提示:
盆栽金银花是对光照要求比较高的一种特色植物,大家在家中栽培时,要尽时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而金银花适合体质平和或体质内热者服用,脾胃虚寒(如经常腹痛、腹泻、腹部发凉、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用金银花泡水喝。
百合花
光闻花香就治病
百合花,高雅纯洁,花大色艳,清香怡人,素有“云裳仙子”之称,深受人们喜爱。
百合淡而不俗的清香,通过光合作用,花释放出干净的氧气和阵阵的幽香,可以极大净化家中空气。对于刚结婚的新人来说,百合花更是能给他们的生活空间建立好的风水。百合花的主要价值除了在于观赏,其药用价值更是惊人,闻花香就可起到宁心安神、清心除烦的作用。而作为一味药材,它能起到补中益气、补阴退热、润肠通便的作用。
温馨提示:
百合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均忌用。
薄荷草
提神醒脑,治风热感冒
薄荷的气味,可使儿童思维清晰、反应灵敏、有利于智力发育。
薄荷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能起到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解郁的作用,感冒发热,咽痛牙痛时,用它泡茶、熬粥或做汤都可。因为薄荷有强劲的穿透力,能提神醒脑,头晕时,可以摘两片薄荷叶贴在太阳穴上,这样可以缓解症状。
温馨提示:
薄荷有醒脑的功能,晚上不宜放在卧室,但植物在晚上是做的反呼吸,白天是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晚上没有了光合作用,是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茉莉花
清热解毒
茉莉花香气宜人,小白花带有浓郁的花香,让人只是闻到香味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在沮丧、失去自信时闻到会有提振精神的效果,并能缓和发炎等不适的皮肤病症。
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其花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治外感发热、腹痛及疮毒等。治失眠可用茉莉根1.5克,磨水服之。
温馨提示:
茉莉的香味太浓郁,不建议室内养殖,可以在室外阳台院子里养。另外茉莉花本性寒凉,所以体质瀛弱的人不适宜食用多,例如茉莉花茶,如果体质瀛弱的人经常饮用,可能导致出现目眩,头晕,呕吐或体质下降等情况。
菊花
清热解毒能手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
菊花花香中含有菊油环酮、龙脑等挥发性芳香物,有清热法凤、平肝明目之功,常用来治头痛病。菊花不仅供观赏,而且用途广泛,可食。可酿、可饮、可药,菊花晒干,与金银花,茉莉花一起泡着喝,可清热解毒,可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喝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温馨提示:
菊花性凉,因此忌食寒凉食物,避免增加脾的负担。脾胃虚寒的话,菊花茶不能常喝。
薰衣草
天然镇静剂
薰衣草被称为“百草之王”,香气清新优雅,性质温和,是公认为最具有镇静,舒缓,催眠作用的植物。它的花香能舒缓紧张情绪、镇定心神,平息静气,对神经性心跳、胀气、腹痛有效。
薰衣草茶,好处多多,其茎和叶也都可入药,有健胃、发汗、止痛之功效,是治疗伤风感冒、腹痛、湿疹的良药。薰衣草磨糊后涂在皮肤遭蜂叮咬处,可以消肿痛。制作成香包可代替樟脑丸放在橱柜内熏香兼驱虫。沐浴时在热水中放入干燥的薰衣草,能使身体温暖并帮助睡眠。
温馨提示:
薰衣草味辛,性凉,有降血压的效果,低血压患者要慎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的人并不适合薰衣草,要少吃或不吃。薰衣草粉是通经药,妇女怀孕初期应避免使用。
石斛
生津养胃、滋阴清热
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作为药用植物,它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叶5克。将石斛、麦冬和绿茶一并放入茶杯内,开水泡茶。养阴清热,生津利咽。
温馨提示:
热病早期阴未伤者,湿温病未化燥者,脾胃虚寒者(指胃酸分泌过少者),均禁服。
田七
舒情解郁,活血化瘀
田七又名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田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可改善焦躁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根头部,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根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道医学堂丨扁鹊的道医成就道医
扁鹊(公元前-年),名秦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神医”,齐国勃海鄚(今河北内邱县)人扁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由于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一、高超的望诊和切诊技术
在《史记扁鹊列传》中,对扁鹊高超的望诊技术有如下记载:
“扁鹊见齐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有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来到了齐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十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十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桓公,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果然,五天后,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不久,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塑诊技术出神人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被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扁鹊的切脉诊斯法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厥”,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阴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面敢于下此判断。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扁鹘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扃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
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候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人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人到骨髓深处,病人膏育,无法救治。
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调之工,切而知之渭之巧”。四诊以“望”为第一,在诊断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人化,真不愧是一代得道神医。
二、高尚的医德
据《史记》记载,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扁鹊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厥证后,虢君十分胰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三、十分重视预防医学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传说。魏文王何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鹤答。“大哥医术最好,二哥医术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麻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已率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四、无私传授医术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当时在他的旅含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扁鹊成名后,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后来在汉代出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根据扁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书的,并且署名扁鹊(秦越人)所著。近代还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形成了扁鹊学派。
五、全科能手
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洛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专业学术,严肃易学,传播文化经典,打造智慧平台,传播正能量,天罡大师:擅长周易八卦、风水布局、奇门遁甲、梅花易数、麻衣神相。柳庄相法,阴阳宅堪舆之术,道家玄术,姓名学等,专注领域:企业投资咨询、建筑地产风水布局、家居风水布局讲座、名称策划等。
大师手绘道教开光
灵符,结缘请加号tgfsds
李士军天罡风水大师
李士军年出生,年遇易者高士藏老先生,并拜老先生门下,成为老先生关门弟子,随老先生习演《易经》,道家风水术,并深得老先生真传,得风水玄术之精华,并能:“知其道,用其妙”。多年来一直谨记师训:积善修德,正直仁义,之教诲,立于世间,取号“天罡”。
对:风水堪舆,建筑风水选址,城市城镇风水规划,阳宅风水选址布局,寻龙点穴阴宅择地,安坛请神,撤坛送神,开光,驱邪除煞,商企风水,办公室风水等道家玄术精研通达,用之甚妙。
大师自幼随外祖父习武,学戳脚九枝趟子,年夏与北京随孙氏太极拳拳创始人孙禄堂之女孙剑云学习孙氏太极拳老架97式,年冬随恩师藏老先生学习八极拳大小拳架。
我命在我不在天,我运我造在德行。
弘扬中国国学文化,破除迷信,正视风水文化,精研《易经》信仰道教,学习风水先学做人,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精神
长按,选择“识别图中”进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