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闭经为妇科常见病证之一,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经水不至,对女性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治疗此病证,针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王居易教授这么做——
吉某,女,30岁。初诊:年9月9日。主诉:闭经4个月。
症候:无妊娠反应。苔白舌淡,脉沉缓。近4个月来体重增加明显。3年前有一次人工流产史,余无明显异常。
经络诊察:足太阴经、足少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选穴:天枢、关元、三阴交、太白、足临泣。
二诊:针灸当日少腹胀微痛,翌日即消失。取天枢、关元、三阴交、水道、维道、公孙。
三诊:月经仍未至。检查未妊娠。少腹时痛,不凉。取关元、中极、天枢、水道、归来、三阴交、公孙(加灸15分钟)。
四诊:月经仍未至。再次察经,足太阴经、足少阴异常。针太白、太溪、关元、气海、肓俞、三阴交,灸神阙。
疗效:经过4次针灸治疗后月经来潮。
医案解读
患者闭经4个月,未行妇科检查,无妊娠反应。有人工流产史、经迟史;4年前亦曾闭经,未治疗而自然恢复。近4个月来体重增加明显。苔白舌淡、脉沉缓皆指虚证。患者生活压力较大,这可能是导致闭经的原因之一。
经络诊察发现以太阴经异常为主,足太阴经调节经血的按时来期。取关元、三阴交、太白。配足临泣调理带脉。天枢是足阳明经的腧穴,腹部诊察时发现异常。天枢亦可治经迟,如《百症赋》载:“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二诊至三诊,患者自述经水未来,但小腹稍疼,这种反应是一种好现象。治疗基本相同,加灸公孙,温通冲脉。部分患者在灸公孙的过程中能出现温暖的气感,沿着足太阴经传至腹部。大多数患者一开始灸公孙只有局部热的感觉,但经过几次或数次治疗,热气能逐渐传到踝部或小腿,通过长期灸公孙,慢慢能感觉热气到小腹部,这种效果较佳。
四诊时月经仍未来潮,故再次察经络,发现足太阴经、足少阴经皆异常。足少阴经是先天之源。若肾气虚,冲任不足,而足太阴脾经亦虚,后天不能养先天,则血海虚,可导致闭经。取关元、三阴交、太白、太溪补益脾肾,配气海、肓俞、神阙补肾气。
四诊之后,患者来电话告知,月经来潮。
好书推荐
用好针灸,可解多病之苦。
从医案中学习针灸名家王居易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这本书不可错过。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载有王居易教授亲自讲解的具有代表性的例针灸医案,兼有其入室弟子的学习心得。每则医案按照不同诊次进行介绍,其中初诊以主诉、症候、经络诊察、辨经、选经、选穴的思路给予详细介绍,并在每个医案后加以解读。
本书医案记录翔实,解读精彩,内容丰富,适合针灸科医生、针灸专业的学生、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老中医总结妙方,专攻坐骨神经痛
刘力红教授亲讲的“中医学习入门地图”,请查收~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莲子心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居易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