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不孕不育

中国不孕不育患者目前已超过万,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并仍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症的困扰。其中25岁至30岁的人数居多,呈现快速增长且年轻化趋势。

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是输卵管因素,其次为子宫因素中的宫腔粘连。导致女性不孕的疾病主要有: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阻塞、妇科炎症、卵巢功能异常、复发性流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女性较常见的不孕不育疾病。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ovarian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25U/L)、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还会导致生育能力显著降低、外阴阴道萎缩等。根据是否曾经出现自发月经,将POI分为原发性POI和继发性POI。

POI的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性因素占POI病因的20%~25%,包含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变异。10%-13%的POI患者存在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变异。原发性POI已发现的致病基因包括:生殖内分泌相关基因(FSHR、CYP17、ESR1等)、卵泡发生相关基因(NOBOX、FIGLA、GDF9等)、减数分裂和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MCM8、MCM9、CSB-PGBD3等);综合性POI的相关致病基因(FOXL2、EIF2B和ATM等)。

检测方法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CMA染色体芯片。

基因异常: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检测包。

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通常指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复发性流产是不育症的常见类型之一,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学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众多因素,高龄孕妇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如图),遗传学因素是复发性流产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一般夫妇染色体结构异常可产生3种类型的子代:正常染色体、平衡结构异常染色体、不平衡结构异常染色体。不平衡结构染色体可导致流产、多发畸形或智力障碍等。研究表明在2-5%的复发性流产夫妇中,其中一个伴侣携带染色体平衡异位异常。这些携带者的表型是正常的,但他们怀孕时流产或生下先天性异常后代的风险会增加。对RSA患者的受孕产物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如果受孕产物具有不平衡的结构染色体异常,则应进行父母双方的外周血核型分析。

RSA在基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基因多态性、基因拷贝数变异等方面。致病基因包括ANXA5、SYCP3、凝血酶缺陷相关的F2基因等。还包括一些其他基因,血管生成基因在胚胎、胎儿和胎盘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这些过程的最重要的介质之一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在妊娠的所有阶段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可能会干扰其发育。研究表明妊娠早期VEGF表达不足与自然流产有关;VNTR多态性与RSA相关;GlyAsp多态性似乎与RSA相关。肿瘤抑制蛋白53(p53)是另一种参与血管生成过程和细胞凋亡的多效因子,也是具有雌激素和孕激素活性的妊娠的潜在介质。p53多态性的携带者患RSA的风险更高。

检测方法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CMA染色体芯片。

基因异常:复发性流产检测包、不孕不育检测包。

脆性X综合征

脆性X综合征(FragileXSyndrome,FXS)因细胞中X染色体末端在特殊培养基中经诱变剂作用后可显示如同断裂的脆性部位而得名。有典型遗传性智力低下或自闭症等症状,男性常伴有轻-中度的智力低下,临床特征有长脸、大耳朵大头、关节过度伸展、高腭弓及青春期巨睾,异常行为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孤独行为(如图)。发病率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呈X连锁遗传。男性患儿发病率为1/,女性患者发病率为1/。

致病基因

95%以上的患者发病原因为脆性X综合征智力低下基因1(FragileXmentalretardationgene1,FMR1)5端非编码区(UTR)(CGG)n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扩展,近侧启动子区域内CpG岛高度甲基化,导致基因不表达。由于CGG重复序列翻译所形成的物质可能以某种方式干扰了胎儿卵巢FMR1基因的转录,引起在出生时即存在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可发生脆性X相关的卵巢储备能力下降,也可表现为脆性X相关的原发性卵巢早衰;5%以下则是由于FMR1基因位点变异,影响FMR1基因功能所致。脆性X综合征、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脆性X相关的共济失调诱发基因都是FMR1。

检测方法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动态突变检测、女性不孕综合征检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sbc.com/yfxbjzl/2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