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80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疗效。方法回顾年8月至年8月在上海交通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初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膦酸盐药物治疗≥12个月,用药前后测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转换指标(boneturnovermarker,BTM)等,≥80岁的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例(高龄老年组)和47~65岁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例(对照组)。记录所有纳入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用药时间,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钙、血磷、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骨钙素(bone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proteins,BG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typecollagenpyridinecross-linkedfinalpeptide,β-CTx)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BMI、血钙、血磷和L1-4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转换水平、股骨颈BMD、全髋BMD和25OH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双膦酸盐治疗12个月后,两组BMD和25OHD水平均增加,骨转换指标均下降。高龄老年组L1-4BMD升高3.29%,股骨颈BMD升高1.24%,全髋关节BMD升高1.00%;对照组L1-4BMD升高3.51%,股骨颈BMD升高1.18%,全髋关节BMD升高1.58%。两组BMD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BGP下降23.63%,β-CTx下降40.62%,对照组BGP下降36.65%,β-CTx下降60.26%,两者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25OHD升高17.85%,对照组升高8.97%;双膦酸盐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钙和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水平处于低骨转换状态,对于不同骨转换水平的骨质疏松患者,双膦酸盐增加BMD的作用相似,双膦酸盐可以应用于80岁以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双膦酸盐;骨密度;骨转换

摘自: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疗效谷文莎,游利,陈琳,潘凌,陈瑾瑜,彭永德-《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8卷4期页码:-

全文PDF版已在同方知网上线,即将在万方数据及维普网上线。









































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sbc.com/yfxbjys/10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