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经单鼻孔切除高功能性垂体泌乳素腺瘤

对于垂体泌乳素腺瘤,尤其是微腺瘤,发现后首选药物治疗,多数患者服药后可控制肿瘤生长及泌乳素水平。但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的微腺瘤需要手术治疗,本例患者就是其中的一例。

患者为30岁的女性,3年前开始出现闭经、溢乳,检查发现泌乳素高,头颅MRI提示垂体微腺瘤,运用溴隐亭治疗。服用药物后来了月经,但月经量少,血泌乳素难以控制,1年后再次出现闭经,本次入院血泌乳素达到.54mIU/L。

垂体微腺瘤手术看似简单,实际治疗上要求更高,不仅要做到影像学上的全切,而且要解决内分泌功能异常,达到内分泌完全缓解,保留正常垂体功能。

本例患者内镜下经单鼻孔进入,由于肿瘤不大,根据肿瘤部位及术中导航,鞍底仅需开一直径约1cm的小骨窗即可。打开硬膜见到的正常垂体组织,并没有看到肿瘤。根据术前影像、术中解剖标志及导航定位,靠右侧切开垂体,发现肿瘤,质地偏软,各方向完全切除。肿瘤完全切除后可见上方的鞍膈,这时见有脑脊液流出。

对于这种脑脊液漏,多数学者主张取脂肪并进行多层鞍底重建,但取脂肪势必增加了一个切口,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损伤。王旭辉主任运用鞍底硬膜缝合的方法进行了修补,减少了损伤。鞍底硬膜原位缝合是鞍底重建的好方法,但由于空间狭小、路径长,缝合比较困难,需要良好的耐心。鞍底硬膜缝合有望避免“拆东墙补西墙”的颅底重建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脑脊液漏的机率。本例患者也未行带蒂鼻中隔粘膜瓣修补,减少了创伤。

麻醉苏醒后患者反应很轻,用她自己的话讲“就像睡了一觉”,术后无脑脊液漏、尿崩、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两天照片如下。

复查垂体MRI显示肿瘤全切,术后第一天血PRL完全恢复正常,达到了影像学全切和内分泌即刻缓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目前,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由于内镜下手术视野良好、多角度抵近观察使得肿瘤全切率明显提高,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经成为垂体瘤手术的首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sbc.com/yfxbjys/21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