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还在继续
中医不可复制,每个中医的成功都与众不同,都是用自己的双脚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然后回头看着自己留下的长长脚印,禁不住窃喜,也许这足印也能保留一阵日子的。
挡道的是悬崖峭壁,只能征服它,别无他途。攀岩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上一脚,却不稳,稍一用力,脚下的支撑竟松松地滑落。用力越大,下滑越厉害,才努力蹬上几脚,已经气喘吁吁,筋疲力尽,不禁有些恼怒。
所以,钻研中医,一点也着急不得,做临床中医,必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从方证入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金匮方证。
夏
疾病与历史人物
姜维是怎么死的?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聊一个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姜维,想知道姜维怎么死的吗?
三国后期,蜀国人才缺乏,姜维原本是魏人,他的父亲很早就战死了,后来补员,继任父亲的职位。姜维的能耐被诸葛亮看重了,诸葛亮想死他了,硬是使了离间计,让姜维在魏国被同僚猜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最后只能选择投降了蜀国。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以至于后来当他拥有最高军权时,是全力拥护和落实诸葛亮的北伐战略的。他一生中总的进行了十一次北伐,比诸葛亮多出了四次,终因大势所趋寡不敌众而败。
姜维在外拼死拼活的时候,魏将邓艾却攻入成都,顺利收拾了刘禅。刘禅投降后,姜维还在努力,他假装投降魏将钟会,却成功说服钟会闹革命,希望利用钟会的革命给蜀国带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是,天不遂人愿。钟会革命失败,被手下击杀。姜维看着大势已去,据说当时适逢心痛病急性发作,就拔剑自刎了。死后还被剖腹取胆,惨不忍睹。《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上写道“维领命,方欲行动,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左右扶起,半晌方苏。”然后“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姜维死时仰天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姜维虽是自杀而亡,但,在自刎之前却出现“一阵心疼”,而且战斗中“心疼转加”。《三国演义》中姜维患的“心疼”急性发作大概就是胸痹发作。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复习胸痹的有关方证。
夏
金匮方证
第四十五讲栝楼薤白白酒汤证
原文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古方书《普济方》说“背为胸中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五脏六腑之阳气汇聚于胸,循行于背,后背部就是胸中的一道城墙,邪气外侵,易从此处而深入机体,或入里化热或入里而寒凝,从而伤及脏腑。
如果人胸中的阳气不足,中医称胸阳不振,阳虚必然出现阴盛,那么,阴寒邪气乘胸阳的不足虚弱而进军胸中,引起胸中气机闭阻不畅,就会出现胸背痞塞不通而痛。原文说“胸背痛”。
阴寒水饮痰浊凝结胸中,严重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势必出现咳唾、短气、喘息。原文说“喘息咳唾,短气”。
胸中阳气虚少,阴寒邪气凝滞,血脉运行就出现沉迟。如果阴寒邪气凝结更重了,便是关脉紧而有力道。“数”字不可解,多数先人认为是多余的,忽略掉。脉沉迟、脉沉紧是胸痹病的典型脉象。
出现上述的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脉沉迟或沉紧,治疗就用栝楼薤白白酒汤。多数先人认为本条方证是胸痹病的主证主脉主方。应该要背下来。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是由栝楼、薤白、白酒组成。古人说久服栝楼能令人“心气内洞”。“洞”就是泄、就是漏的意思,就像中医还有“洞泄”这个名词;还有就是“动”的谐音。总体说来“心气内洞”就是栝楼能够舒畅胸中气机、宽胸涤痰的疏通能力。
薤白药性辛温,能够通阳行气,开闭止痛的能耐。薤的叶子滑不溜秋,就连露水也难以久留,所以古人说“人生如薤露”。薤白滑泄的能耐能够开通气滞,所以胸痹、泻利后重经常用到它。
白酒比较费解。有人说就是现在喝的白酒,比如高粱酒,曹颖甫在《金匮发微》记载的两则病例用的也是高粱酒。但关键是如果病人不会喝酒怎么办?本来就生病了,再灌下那么大量的高度白酒,醉酒了,病会好吗?所以,很多古医书也强调了这一点,认为“白酒非常酒”,而是米醋的第一淋,色白味甘,其势轻扬上行,托栝楼薤白药力周达气血。
小结一下栝楼薤白白酒汤证:
主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主脉:沉迟或沉紧。
病机:胸阳不振,阴寒邪气上乘。(阳虚邪痹)
治法:通阳散结,豁痰下气。
主方:栝楼薤白白酒汤。
这是张仲景治疗胸阳不振邪气痹阻的胸痹轻证,用栝楼薤白白酒汤。曹颖甫认为“凡人劳力则伤阳,耐夜则寒袭”。这是本方证的病因诱因了。过劳加夜班的同志要注意啦。曹颖甫还举了两例说明,两个裁缝,由于工作性质所以必须弯腰含胸曲背,并且赶工熬夜加班,都患了胸痹病,曹颖甫各用两剂栝楼薤白白酒汤就治好了两人的病。
《金匮发微》
夏
才叔细读《中医内科学》
高源明作品
王维诗意图
经方才叔直钩垂钓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