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献礼

母亲节快乐

.05.14

本周日(5月14日)就是母亲节了!在节日来临之际,很多人也许已经购买了各种营养品送给妈妈,以表孝心,但可能会忽略潜伏在妈妈身边的健康杀手——骨质疏松症。据统计,全球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从年至今,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男性只有五分之一,绝经后的妇女患病率极高。为了让母亲们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岳华副主任医师为您支招如何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诱因何其多

岳医生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痛,身高变矮,驼背畸形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复杂疾病,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①年龄:骨质疏松症是种增龄性疾病,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越高。

②性别:女性患者通常要多于男性。

③人种:白色人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黄色人种居中,黑色人种发病率最低。

④性激素水平: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撤退,导致骨量丢失加速,出现骨质疏松症。

⑤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成年后峰值骨密度的高低有关,而峰值骨密度的60-7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此外,研究表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母亲,其女儿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⑥营养因素:平素挑食、缺乏光照和运动,抽烟、酗酒等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风险因。尤其是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因为无论胎儿还是婴儿,其骨骼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质完全来源于母体,若母亲没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质的摄入,就会影响胎儿或婴儿骨骼的正常发育。

绝经后妇女为高发人群需定期检查骨密度

为什么绝经后女性更易患上骨质疏松呢?岳医生表示,骨量的积累始于幼年时期,90%的骨量形成于20岁之前,25~35岁时骨量达到峰值,40岁左右开始逐渐流失。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个“坎”,在绝经后的5—10年,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急速下降,可以丢失全身骨量的30-50%,其骨质流失的速度会达到同龄男性的4-6倍,极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由于雌激素减少会加速骨量的流失,使骨密度下降,因此,在没有雌激素使用禁忌的情况下,女性在围绝经期即出现月经紊乱等现象时,就应及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不仅有助于明显改善潮热、多汗、烦躁等更年期症状,更有利于骨量的保留,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出现。

因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骨量流失速度加快,所以应特别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sbc.com/yfxbjys/1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