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伏灸时间表:
初伏灸:7月16日~25日(现在)
中伏灸: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灸:8月15日~24日
加强灸:8月25日~9月3日
今日入伏!终于等来我们期待已久的三伏天,对于爱好艾疗的咱们来说,标志着一年一度艾灸盛宴的开始!对于被月经问题困扰的灸友,也是一大福音!
一、三伏一刻抵千金!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今年的三伏灸,可能会是有史以来最火的一年……“新冠肺炎”让所有人认识了“艾”的力量!今年啥也不拼,就拼免疫力!三伏天期间用艾灸调理寒性问题、妇科问题,可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深藏积寒,从而拔除虚寒病根,改善:宫寒妇科病、呼吸道问题、肠胃虚寒、关节冷痛等4大类问题!三伏的阳气对于养生来说好比黄金,三伏40天每天都很宝贵,所以五年来我们常说一句话:三伏有艾,千金不换!三伏有艾,郎中不来!上面的时间表千万不要记错,错过真的得再等一年。回复完留言发现最近很多灸友留言月经量少,这里讨论一下:其实闭经、月经量少、痛经等很适合艾灸,在三伏天调理可以“阳化淤血”,更是事半功倍,往往是“一灸见效”!(今天先讨论宫寒月经病,其它的咱们之后一一详细讨论)二、借三伏阳气,融化寒淤,通经调血!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尽管每个月的那几天会让女人感觉到麻烦,但无法否认,经期对女人太重要了,女人可以不结婚、不怀孕、不生育,月经却绝对不能不来或者少来。经期还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经量多少,时间长短,都是女性生理健康的一种外在反应,正常规律的月经,说明女性身体内分泌水平正常,也是身体年轻的象征,反之往往意味了衰老,或者妇科疾病。《本草纲目》有“经闭:有血滞,血枯”的记载,其实就是对经量少乃至停经的一种症状描述,是身体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现在已进入三天,是阳化淤血的最好时期,也是调理月经量少的最好时机!气血有种规律:阳气越旺,流动越快。这点不难理解,气血寒气重,则会凝结,就是水结冰一个道理,得热则解。眼下已进入三伏,一年阳气最旺时,气血流畅加快,此时用艾灸调理月经量少、痛经,只需出一半的力,一天顶两天!三、你的经量正不正常?看这里!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讨论这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女性正常的月经期是怎样的?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以出血的第1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时的间,隔称一个月经周期,这个周期不是固定的。女人的经期因人而异,也受到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经期就属于正常。反之周期过长,或者每一次的经量偏小,都属于经量少的症状:1、月经周期处于21—35天内;2、月经持续时间在2—8日以内;3、每次经量在30—80毫升,每天换3—5次卫生巾。月经量如何判断,可参考下图↓↓↓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当然,假如你的经量总是处于最低限度,比如总是只有两三天,然后每次只有20、30ml,那么很可能也是经量少的一种表现,需要注意调理了。如果在三伏天这个本该量大的时候反而量少、痛经,肯定是不太正常的!四、三伏天月经变少,可能这里出问题...此视频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正常来说,三伏天人体得到外界阳气的充足补充,各项机能都会得到加强,如胃、肠道,可以更高效吸收营养,供应给肝脾肾营造我们月经的原材料:气血。此时的人体气血旺盛,循环加快,卵巢分泌旺盛,月经量是应该更多的,如果相反,一定要好好找找原因。虽然随着女人年纪的增长,会出现经量慢慢减少、周期变长的情况。但如果已经三伏天了,突然地经量减少,那就值得注意了,排除受寒、生气的原因,有可能是卵巢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下面这些问题!1、脸上长色斑、痤疮!部分女性一到经期,脸上就开始长各种色斑或者痤疮,而且难以消除。其实这就是经量少带来的一众反应。而且长斑的背后,可能也是机体病变的一种反映,影响美容,波及健康。2、各种妇科炎症!月经量少,颜色偏黑,可能是女性某些妇科炎症的表现,如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等妇科病。3、不孕不育、妇科病、早更!月经量少与不孕不育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经常月经量偏少的女性,有可能意味着她的卵巢内分泌功能不足——或者是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不全这些问题,从而能导致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更年期提前,这个时候不孕不育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五、三伏天:量少痛经这样灸,往往一灸改善!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中医里常说“女性以血主事,气血相依”,气不上盈,血不下达,就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月经必然就出问题。而通常月经量少的女性,她的气血状态一般表现为两种,一为淤,一为虚。气郁血瘀:通常是因为寒邪湿邪聚集,客居女性胞宫导致经络於堵,人体气血无法畅通交流,经量由此稀少;气虚血虚:有时候女性的经络虽然通畅,然体内中气虚弱,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衰微,无法在脉络内充分流动运转,经期来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经量减少。在三伏天艾灸,借助旺盛阳气,艾灸有一温一补的功效:①“温”是指艾灸可温通经络,化解并祛除经络淤堵的作用,亦可简单理解为活血化瘀(通而不痛,痛经改善)。调理月经量少时,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解决导致月经量少的根源问题!②“补”说的是艾灸补人身阳气、扶正气,艾灸的纯阳药气贯穿肤体,直达穴位经络,阳气足则功能壮,自然也能滋生足够的气血,经量也就恢复正常。以我们的经验,三伏天,月经量少、痛经像下面这样灸,往往一灸见效,比平时效果更佳!宫寒闭经、痛经量少,三伏一天顶两天!1、天髎(情志、精神导致的闭经、量少必灸)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2、肺俞、膏盲(兼顾三伏灸,补肺气、元气)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3、肝俞、肾俞(肝俞同补,养卵巢、养根)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4、次髎穴(必灸穴,尤其是闭经、量少、痛经)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5、中脘、水道、中极(必灸,补中气,暖子宫)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7、血海穴(活血大穴)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8、三阴交(同调肝脾肾,必灸)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9、太溪穴(滋阴补水,血不就是水的一种?)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这套配穴选用女人黄金灸为基础,通调全身气血,恢复阴阳平衡。肝俞和肾俞相配,可以肝肾同补,保养子宫、卵巢。三阴交是调理女性疾病的要穴,故加灸此穴。灸血海,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对于精神因素导致的闭经、量少,可加灸天髎。如有经期头痛头重,还加灸百会。痛经严重可兼顾合谷、太冲,开四关活气血。每次3-8个穴位,一天腹部+腿部;一天腰部+腿部循环灸。艾灸方法:木质艾灸盒灸或艾条悬灸,在一起的穴位可以覆盖性灸,肢体每穴15-25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内休息1-3天,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如果容易上火,可以初伏连灸三天后隔天艾灸一次。五、除了艾灸,日常生活也要注意!1、控制情绪!爱笑的女人气色一定不会差,身体也往往不会差,女性时长保持心情愉悦,或者偶尔看看喜剧片,笑一笑,有益活跃气血,维持月经舒畅、正常。此外,适当运动,动则生阳,活血行气。2、均衡饮食!少食冷饮(这点很重要)、少食油炸食品及动物脂肪,多食新鲜应季的蔬菜瓜果,食物如玉米油、鱼肝油、莴笋、鸡蛋和黄豆也可多吃,促进经血生成。3、呵护经期!女性月经期务必保持呵护,切忌淋雨、受寒、吃冷饮、劳累,走长路、举重物,饮食宜清淡补血,动物肝脏、排骨汤、豆浆等,健康不失美味,都是经期十分合理的选择!最后再提醒肚子凉的灸友们,三伏天每一天都很宝贵,抓住“阳化淤血”的好时机,攻克宫寒闭经、痛经量少!?THEEND《艾疗名媛课堂》5年来专注女性艾灸养生,如果您有艾灸方面的疑问,欢迎在文末留言,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会统一回复。配穴查询、穴位查询,可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