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并不代表脂肪少1

体脂率,瘦身的关键

以瘦为美的审美观深入人心,每每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有上升趋势时,爱美的女性都会产生危机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因为体重轻不代表就很瘦,胖不胖得看体脂率。大部分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体重差不多但是外观肥瘦程度差别很大的人,这就是不同的体脂率导致的结果。

测量体重时显示的数字事实上是骨骼、肌肉、器官、体液及脂肪组织等相加的总重,所以使用体重计是无法让我们知道到底是体脂高还是肌肉多。在瘦身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从体重秤上得知到底减掉的是水分、肌肉还是脂肪。因此,如果想知道身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就要学会测量自身的体脂率。

身体脂肪含量占身体体重比率简称为“体脂率”,即脂肪占你身体体重的百分比,简称为BFR(BodyFatRatio)。例如,体重为70千克而体脂率为10%,表示你身体由7千克的脂肪和63千克的非脂肪组成(骨头、肌肉、器官组织、血液等)。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体重相当的情况下,体脂率高的人,肉会比较松垮,身材看起来会比较“庞大”;而体脂率低的人肌肉线条明显,肌肉结实,看起来比较苗条。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在10%~20%为正常,女性体脂率在17%~30%为标准情况。但是这个标准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改变。女性超过50岁,男性超过55岁,每增加5岁,体脂率的标准可上调2%~3%。

体脂率的计算方式如下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女性的体脂率体型特点

8%~10%是只有极少数女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如此低的体脂率会引起闭经、月经紊乱等现象。

11%~13%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这是只有女子健美运动员才能达到的竞技状态。

14%~16%背肌显露,腹肌分块更加明显。

17%~25%为女性的理想型体脂率。

17%~19%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20%~2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23%~2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不显露。

26%~2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显松弛,腹肌不显露。

29%~31%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32%~34%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35%~37%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38%~40%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厘米。

4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厘米以上。

男子的体脂率体型特点

4%~6%臀大肌出现横纹,健美运动员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7%~9%背肌显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块更加明显,此为健美运动员竞技状态。

10%~12%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分块明显。

13%~15%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松弛,腹肌开始显露,分块不明显。

16%~18%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较松弛,腹肌不显露。

19%~21%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1~85厘米。

22%~24%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86~90厘米。

25%~27%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1~95厘米。

28%~30%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96~厘米。

31%以上腹肌不显露,腰围通常是厘米以上。

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体脂率

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就可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为5%,女性为13%~15%,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

要想知道自己的体脂率,除了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之外,还可以购买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或者到健身会所等地方,请相关人员为你测量。为了使数据尽量更准确,这里有一些你需要做的:

(1)尽量在同一个地点,使用同一台机器测量。

(2)测量前,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者饮用浓茶、咖啡。

(3)测量时前4小时,不要进食或者吸烟。

(4)如果你在服用任何处方药物,不要因为体测暂停服用。

(5)开始测量前,静坐15~20分钟。

不过,其实还有最简单、最便捷的测量体脂率的办法——卷尺和镜子:用卷尺记录身体各部位的维度,用镜子观察自己的体型和线条变化。毕竟视觉效果,才是最直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sbc.com/yfxbjzl/23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